江苏TV《非诚勿扰》演播厅

创建时间:2019-03-23 11:24

在“幸福蓝海”中扬帆远航——江苏广电总台的高清故事

  2009年9月28日,江苏卫视开始高标清同播。当时高清设备价格趋于合理、设备成熟,江苏台借机采购了一批高清设备并进行了高清化改造。首先以技术系统“立足标清、面向高清”为总体定位,一方面尽量在现有技术系统基础上进行改造,从而减少设备投入,另一方面技术系统改造、建设以满足标清业务为主,按照高标清兼容进行设计,构建高标清共融的技术体系; 其次以在网络化环境下实现卫视频道高清制播为目标诉求,尽量减少对原有业务的影响,不改变原有业务流程,不增加节目部门的工作量。在高清化改造的过程中,苏主任认为设备采购、节目播出相对容易一些,而如何实现多层高清码流的实时编辑则是一个挑战。“考虑到编辑效率、人员配置,我们最后选择了标清码流作为高清码流的代理码流。”苏主任介绍说: “高清素材经过转换生成标清码流也就是代理码流,标清非编网编辑代理码流后会生成标清工程文件,高清非编网可以识别这个工程文件并生成相应的高清文件。”这种解决方案可以利用同一套制作班底完成两套节目的制作,也很好地兼顾了高标清同播节目16:9、4:3的两种宽高比。

  2009年,江苏台与松下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全面使用松下公司的P2 HD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电视技术部副主任苏琦高清先锋卓越至臻网,进一步完善高清网络化流程;二是要提升高清节目制作的效率、质量和安全性,通过人工审看和自动技审提前发现问题; 三是要实现可视化流程,节目的状态、问题要让相关人员一目了然。技术服务: 以节目部门为中心“只有满足使用者需求的技术才是好技术,再先进的技术,如果节目人员不用,就是一种浪费。”服务意识已经扎根到每一位技术人员的心中,只有满足节目组需求、为节目部门做好技术保障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在作任何技术改造、系统方案之前,技术部门都会与相关频道、节目组提前沟通,把他们的需求、使用习惯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之中。例如技术部门根据江苏卫视的需求,采用“制作群”设计理念,在制作网中又搭建了广告串编网、音频网,多个制作系统既可以独立运行,又可以协同工作;采用“大新闻”设计理念,以“融合新闻”以及全媒体新闻生产为目标,以新闻文稿为主线的制作网络,建立新的新闻采编流程,从采集、粗编、精编、配音、审片到播出都在网络中完成,系列设备,包 括 P2摄 录 一 体 机 AJ-HPX3000 、 P2录 像 机AG-HPD1500MC等设备。2010年,江苏台的北京“两会”报道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工作与以往不同,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制作首次采用基于P2的全流程工作方式,从而带来的是更高效便捷的制作和安全优质的播出。上会记者在会议现场,利用笔记本工作站通过连接P2摄像机读取素材,进行粗编,打包成文件,并通过3G网络传回北京分演播室,截止18:00前会议结束时候,大部分的画面、同期声等都已传回分演播室,此方式有效地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大大减轻了前后方播出的压力,保证下午17:00点拍摄的两会新闻都会准时出现在下午18:30的《江苏新时空》中,提高了新闻播出的时效性。

 

  现在江苏台又对P2录像机提出了新的需求,希望P2 录像机可以和新闻制播网络协同工作,成为新闻节目素材的备份播出设备。松下公司非常重视江苏台的这一需求,正在组织研发部门对P2录像机进行二次开发。在2009年,江苏台曾经对松下的AJ-HPX3000高清摄录一体机也提出过改进需求,松下公司听取了这些意见,并于2010年推出了改进型号AJ-HPX3100,这一型号随后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历经多年的发展,江苏台已经拥有了3个高清演播室、2个高清新闻演播室、2辆高清转播车、2套高清EFP系统、1辆高清卫星车。谈及未来的高清发展,苏主任表示,江苏台将继续进行演播室的高清化改造和制作播出网络的高清化改造,在2013年年底前江苏台将再增加1-2个高清频道,到2015年江苏台的高清频道总量则要达到4个。在发展高清的过程中,江苏台还有以下几项工作要做: 一是要建设高标清兼容的制作为新闻中心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集成化统一技术平台。江苏卫视和新闻中心的节目人员都反映系统很容易上手,节目制作很流畅,这也是对技术部门辛苦工作的最大鼓励。江苏台的技术部门每年都会在台内开展一次大型的技术服务活动,去年的主题是“创新节目服务年”。通过技术服务活动,技术部门将认真倾听节目部门的声音,进而改进自己的工作,推进融入式服务理念、加快前瞻性服务步伐、提升创新服务水平。每次新节

  目上线时,技术部都会组织电视技术质量专家评审组,对新节目的样片进行技术、艺术两个纬度的评审,根据专家组的意见,技术部会对舞美、灯光、音视频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提升节目的整体技术和艺术质量。另外,作为精细化管理的一部分,江苏台将技术管理制度化,《技术制度汇编》完整收录了各项技术工作的详细规范;同时在网络化、文件化、高清化的趋势下,江苏台面向新的业务模式和工作特点开展了流程优化再造,编写了《技术流程汇编》,并不断优化完善修订,进一步推进技术运行的制度化、流程化,促进技术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

3D电视:在谨慎中前行

  江苏广电总台早在2011年3月份就成立了3D项目组,开始进行3D节目制作的各项准备工作。随后江苏广电总台与松下集团合作,对台内人员进行了3D方面的技能培训,并用松下的AG-3DA1摄录一体机拍摄了江苏台的一些重要节目,包括“七一红歌会”、总台的“十周年庆典晚会”、《非诚勿扰》、《非常了得》、《欢喜冤家》等一线节目。在后期的3D 短片展示中,各方面的反响超出了项目组预期,很多记者、编辑都对此很感兴趣,并感觉到3D 电视的拍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2012年初,江苏广电总台购置了松下的肩扛式3D摄录一体机AG-3DP1,AG-3DP1 具有1/3的CMOS感光元件和17倍的变焦比,画质比AG-3DA1有明显的提升。3D 项目组使用AG-3DP1、AG-3DA1、P2卡便携式录像机AG- HPD24又进行了“3D跨年晚会”、《非诚勿扰》、“江苏台春晚”等节目的录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3D拍摄中,使用3D摄录一体机操作简单、人员较少、拍摄便捷,是江苏总台现阶段制作3D节目的首选。”苏主任介绍说: “但是目前3D技术的前景并不像高清那么明朗,3D设备成本整体还比较高,未来的技术变化可能会比较大,所以江苏台对3D节目制作比较谨慎,将采用稳步发展的模式。”

 转载于《世界广播电视》